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数据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国家陆续出台 “数据二十条”“数据要素×” 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加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天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出台津版 “数据二十条”,成立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在数据资产化领域展开深度探索,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了 “天津方案”。
任国良是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数据服务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首席运营官、京津冀农业数据要素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他针对《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化实施路径与案例分享》,相关观点如下:
01
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驱动力
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到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资本,再到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生产要素的演进始终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劳动力、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具有显著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正推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国家对数据要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2023年,“数据二十条” 发布,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指明方向;2024年,《“数据要素×” 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炒股配资资讯网,进一步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02
价值实现:数据资产化的三个进阶路径
数据要素价值实现需经历 “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 三个阶段。DRAC数据要素价值金字塔模型清晰展现了这一过程:最底层是原始数据,经过整理加工成为可赋能业务的数据资源;进一步通过入表或交易转化为数据资产;最上层是数据资本化运营,包括投融资、数据股权、信托、证券等多种形式。
以天津公交集团为例,其对线路基础信息、站点信息、车辆基础信息等六项核心数据资源开展资产化工作,通过数据治理、合规检验、质量评价、价值评估等专业流程,成功实现数据资产入表,为企业资产规模提升和融资能力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数据要素从“原材料” 到 “资本” 的价值跃升过程。
03
天津实践:构建全链条数据资产服务体系
天津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出台津版 “数据二十条”,围绕数据 “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增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2023年8月,天津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成立,构建起覆盖数据资产登记、合规认定、数据治理、数据评价、价值评估、审计核验、数据入表、数据金融等全链条的服务体系。
该中心创新推出 “七步工作法”:合规盘点,从主体、来源、内容等维度进行数据合规梳理;合规认定,联合律师事务所开展合规、权属认定;数据质量评价,依据国标开展质量和应用场景评价;数据资产登记,通过平台审核公示并发放证书;数据审计核验,进行成本、收益及会计凭证专项审计;数据价值评估,联合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专业评估;辅导数据资产入表,助力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披露
04
创新案例:多领域数据资产化的天津样本
天津在多个领域打造了数据资产化的标杆案例。在非遗文化领域,静象空间的非遗数据资产通过信托模式实现价值转化,其拥有的 “传统技艺”“传统美术” 等6大数据库,经评估估值436.84万元,成为全国首单非遗数据资产服务信托的底层资产,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数字经济活力。
天津轨道集团开创数据作价入股新模式,以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运维数据形成的数据产品入股,实现了数据资产从 “无形” 到 “有形” 的价值跨越。此外,智能网联车数据资产化实现融资、天津港(600717)集团口岸港行数据资产入表、滨海农商银行金融数据资产入表等案例,充分彰显了数据要素在不同行业的价值创造力。
随着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实施,数据资产入表从理论走向实操,企业数据价值得以在财务报表中显性化,这将极大激发企业在数据领域的投资与创新热情。天津的实践表明炒股配资资讯网,数据要素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谁能率先挖掘数据价值,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天津正以其创新实践,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网眼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