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能量评估体系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6-11-01访问次数:
节能量评估是指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实施节能项目后能源使用减少的数量进行量化的测量与验证。节能量是节能改造项目最重要的产出,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核心产品。本文将就现行节能量评估体系进行梳理。
一、节能量评估的意义
准确的评估节能量对于节能业务尤其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业主决策节能项目。帮助用能单位“看到”节能项目带来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收益,增强实施节能项目的意愿,提供决策依据;
完善节能效益评价体系。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双方对节能量评估方法达成一致,是业主偿还效益分享款的基础,是合同的核心条款,是减少争议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节能项目获得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节能项目有“看得见”的节能效果和收益,特别是“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类的绿色金融产品,要求项目有明确的节能量评估方法和可预期的节能收益。完善的节能量评估方案是项目获得融资的关键保证。
二、我国原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我国原有一套对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方法,即《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该标准规定了企业节能量的分类、企业节能量计算的基本原则、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方法及节能率的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节能量和节能率的计算。
该计算方法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在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应用中还存在局限性。影响企业能耗变化的因素很多且较为复杂,例如节能技改、产品结构变化等都能影响到企业的节能量,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要求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节能措施产生的节能量有准确量化,因此该方法不能完全满足此类节能项目节能量评估的需求。
三、国际通行节能量评估导则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方法是国际能效组织(EVO)发布的《国际节能量测量和验证规程(IPMVP)》,该规程于1997年12月首发,并于2002年和2007年相继更新,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为确定节能量和节水量的概念和方法,第二、三卷主要说明室内环境质量及新建建筑和可再生能源节能概念和方案。该规程概述了节能量的测量、计算和报告的通用方法,提供了四种测量和验证的方案:
方案A:隔离改造部分,测量关键参数。适用于设备运行时间不变且可约定、设备功率固定的场合。如高校节能灯替代低效灯具、高效电机替代普通电机等。
方案B:隔离改造部分,测量所有参数。适用于运行时间恒定且可估算,功率变化需要连续测量的设备。如变频调速改造项目、路灯安装亮度调节装置等项目。
方案C:测量整体耗能设施。适用于节能设备影响范围广、难以隔离的场合。如整栋大楼的总和节能改造(如照明、中央空调、电梯等)。
方案D:校验模拟。适用于基准数据位置,报告期安装了能耗表计量的场合。如没有基准期数据,报告期在设备上安装了燃气和电力公司表计量、记录能耗数据。
在IPMVP中,节能量=基准年能耗量-改造后能耗量+/-调整量。如何确定“调整量”是个难点,因为调整量往往受到天气、人员、环境、设备工况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当影响能耗量的参数不止一个时,调整会变得尤为复杂,往往需要通过数学模式进行预测,对从业人员有较高要求。
IPMVP是一份优秀的导则类文件,但它毕竟不是设计手册,无法列出详细的步骤能够照程序操作,需要使用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因此国内许多专家和节能服务公司都对IPMVP的本土化做了持续的研究工作,对其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节能量评估相关政策和标准
在IPMVP的原则框架下, 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等单位起草的《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B/T28750-2012)国家标准已于2012年11月5日正式发布,于2013年1月1日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的相关定义、计算原则、方法、内容、技术要求以及测量和验证方案等。《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的出台,为各方提供了节能量评估的通用方法,为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提供技术依据,也为中国牵头制定节能量测量、计算和验证相关国际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作者:王珏旻